-
客服热线
18672359950 -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08:00 -22:30
未来哪些高科技会步入高校?
一直以来,号称“预言帝”的它预测未来5年内的教育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也预测未来教育科技面临的挑战。在以往的报告中,曾多次做出准确预测,并在5年内得到验证。比如有关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开放内容、移动设备、翻转课堂、3D打印等技术在未来与教育加快融合的预测,现如今都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或正在应用其间。
在2016年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又有哪些可以期待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近期技术 (采用时间:1年之内)
■自带设备
学生携带自己的智能设备进入教学环境已不再是新闻,在《地平线报告》预测的技术中也曾多次出现。但在目前状况下,大学对智能设备存在普遍漠视,国内一些院校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自带设备应用于教学仍有一段路要走。
其实,智能助教是一款轻量级的应用,让大学老师轻松实现课上签到、测试、提问、分组等功能。即使是数百人的大课,学生也不能再装睡了。他们要扫码来签到,要完成随堂小测验,要参与分组讨论,要集中精力准备老师的随机提问,当然他们还可以抢答,如果表现出色还可以获得抽奖机会。
■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
学习分析是收集和分析个体学生在网上学习活动中互动细节的过程,其目标是建立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确定处于困境的学生群体,并评估影响学业完成和学生成功的因素。自适应学习技术将软件和在线平台应用于学习分析,针对个体学生需求进行调整。
中期技术(采用时间:2至3年)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
近两年,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被炒得火热。增强现实也曾出现在《地平线报告》的预测中。增强现实的特点是将图像、影像和声音等数字信息融入真实世界的空间中,将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混合。虚拟现实带用户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计算机仿真的替代世界中,获得感官体验。但这些技术要如何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呢?报告指出,这些技术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未来工作场所的画面,使学生在理工科领域的学习和创业训练中获益。该技术还会变革医学教育,在虚拟现实环境下模拟手术操作,以锻炼专业技能。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非正式的工作环境,为用户提供自由实验和亲自制作物品的空间。一些学校打造自己的创客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通过动手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行深层思考。创客空间中往往会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的设备,但它并不仅仅是技术的集合。创客空间更强调从做中学。
长期技术(采用时间:4至5年)
■情感计算
通过机器识别人类的情绪,并进行解释、处理和模拟,情感计算如何应用于高等教育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该校的情感计算小组聚焦于情感检测,以可穿戴式传感器衡量人们感到的压力,以对有严格时间安排和课业负担的学生进行压力评估。
■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机器人的范畴非常广泛。在高等教育教学、学习和创新领域,机器人技术可能起到学习同伴、虚拟助手和教学辅助的作用。
相关链接
群策群力的未来报告
《地平线报告》的出台起源于1993年。
那一年,世界顶尖高校与领军科技公司,如苹果、甲骨文和索尼等公司联手,在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新媒体中心。各界专家一同讨论教学法、教学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等问题。如今,新媒体中心已更名为“新媒体联盟”,200多所高校和机构通力合作,力图探索更多有关教育和技术的未来。2002年,新媒体联盟启动实施地平线项目,将新技术进入教育的潜力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进行研究。2004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首次向社会公布,提出了在未来5年会影响高校的六大科技。
2015年9月,2015地平线项目专家组成立。有近2000位获得国际认可的实践者和专家先后成为专家组成员,每年专家组中有1/3的成员是新鲜血液,以保证报告能够融入新视角。每一位专家组成员使用多人投票系统,并叠加权重,进行排序。通过对首轮排序靠前的12项主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进行二次筛选,生成最终报告。除了专家组成员,许多高等教育界人士也以志愿者或爱好者的形式参与其间。有人参与了不同语言版本的编译,也有人积极贡献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案例。
每年涌现出的新科技种类繁多,地平线项目是如何从中筛选并做出预测呢?其实,这是一个群策群力的结果。地平线项目就像维基百科的模式一样,每位网友都可以使用“编辑”功能,对不同条目进行编辑或添加链接。比如在“增强现实技术:是否会改变体验?”下,共有14位网友旁征博引,积极讨论增强现实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潜在应用方式。其页面设置按照消费技术、数字策略、网络技术、学习技术、社交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能力技术的类别,列出总计44项先进科技,鼓励网友从中至少选择5项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技术并评论。为避免名单不全,参与者还可以自主提名新科技并用三四句话简要写下推荐理由。
如今,《地平线报告》在高等教育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教育版、图书馆版、博物馆版,并推出了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和中文版报告,每年公开发行,报告下载者来自全世界195个国家。有读者直言:“我对《地平线报告》预测的准确性不那么在意。我关注的是我们对于教育未来的畅想和科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延伸阅读
技术驱动自考步入新时代
谭畅
新媒体、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慕课微课公开课、传感器技术、虚拟现实、直播……这一系列探索使学习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探索在技术平台上整合教与学的行为,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尚德机构首席运营官吕凯介绍,尚德机构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 将知识系统做成软件放到PC端上,通过在线课堂、题库、个人中心等载体,沉淀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问题所在,甚至学员在某知识点讲解时停止观看直播、重复观看直播以及有没有记笔记,都能清清楚楚地进行展示并沉淀下来。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归纳分析,最终推出了自动化的教学服务,即学员的每一处知识漏洞都会被自动匹配到对应的知识点,通过提供专项练习,真正做到了“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效学习。并且,大批量的学员学习行为分析数据也会汇总给任课老师,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侧重点,真正做到了课程产品与讲授的日迭代、日更新。
此外,伴随移动端的兴起,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尚德机构手机APP中,设置了当日课程提醒以及本月课程提醒,学员登录APP后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当日课程情况,并且点击过往日期直接观看重播课程。尚德机构首席运营官吕凯指出,手机APP为学员的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学员在手机上便可以完成听课、复习、做题、做作业等步骤,老师则直接通过手机跟进学习进程,进行错题总结并最终汇总成易错知识点讲解给学员。
- 2015-09-10华农20名本科生被退学 信奉“开心就好”...
- 2016-01-05北影今年减招52人 中戏录音专业停招一年
- 2016-11-28武汉职院:用“匠心”为职校生筑梦
- 2015-09-10课题入围国家项目 武汉一民办高校女老师获...
- 2016-01-05武大特招生今起报名 设计学类专业不再举行...
- 2016-11-25中国“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发布武大、华科...
- 2015-09-09武汉2015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援助启动 见...
- 2016-01-04武汉纺织大学:“大学老师进村家访,头一遭...
- 2016-11-25武汉工商学院自考专科一年拿到毕业证
- 2015-09-09湖北大学生创业大赛11日举行 10项目分...
品牌·权威
教研·专业
课程·特色
师资·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