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
18672359950 -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08:00 -22:30
教育时评:“生男不如生女”戳中现实痛楚
原标题:教育时评:“生男不如生女”戳中现实痛楚
在传统观念里,更多的中国家庭想生儿子。不过,5月16日,在南京财经大学举办的2015第二届香樟经济学论坛上,有专家介绍,在过去几年内,通过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采样调查后发现:生儿子的父母,在儿子长到17岁至30岁期间,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要低。(《现代快报》5月17日)
中国社会“男尊女卑”了千百年之后,传统观念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能佐证这一点的不仅仅是学术调查,更有某门户网站的调查:在“生男好还是生女好”这一问题上,63.2%的受调查网友认同“生女孩幸福感更高”的结论,26%的人“说不清”,只有10%的人认为“生男孩更幸福”;只有25.7%的网友还能选择“愿意生男孩”,有49.7%的网友选择“是因为房价高不敢生男孩”。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生活观念、消费观念以及家庭伦理观念的巨大变化。拿生男生女这件事来讲,前些年农村的墙上写满“生男生女都一样”之类的标语,这早已变得缺少说服力。如果有选择的可能,恐怕更多家庭将选择一个幸福指数高、生活压力小的选项—生女娃。
就给子女买房这一话题来说,坊间有这样一个通俗比喻:生男是“建设银行”,生女是“招商银行”,意即生了男孩,将来要为他买房子、结婚准备钱;如果本地房价高,则意味着生了男孩很可能要让家庭背负上更大的经济压力。生了女孩,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父母一般不用为女孩买房;陪嫁时一般会选择送车,顶多送个装修费,而车和装修的成本则相对较低,甚至还有弹性。
除了买房、结婚的成本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不可回避—结婚之后,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一般高于男性。因此,这也基本导致了这种现象:就孝顺度而言,女婿的表现往往比媳妇好;如果同处一个屋檐下,则与岳父岳母居住时往往比与公公婆婆居住时更加和谐。
从传统的“男尊女卑”,到现在的“生女幸福指数高”,“男女平等”这个宏大命题遭遇了某种程度的“矫枉过正”。表面上看,这是很多家庭对于生活痛楚的反思所致,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实施以来,有两项指标或两项任务完全超出了各方预期与控制范围:一是,我国的房价尤其一些大城市或一线城市的房价,已远远超出民众心理承受范围;二是,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在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左右下,我国男女性别比开始失调,导致女性的“身价”越来越高。
世世代代追求的“男女平等”,在绝对意义上可能很难实现。然而,也不该出现“生女比生男更幸福”的命题。在房价高企的语境下,在“剩男”将比“剩女”多出数千万的语境下,“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口号恐怕显得有些过时了。
- 2015-05-06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努力造就大众创...
- 2015-10-10北京两名高中生开发“3D打印切割雕刻一体...
- 2015-07-06调查:73.3%受访者确认身边发生过校园...
- 2016-03-29湖北公务员考试超14.7万人报名 平均考...
- 2015-04-02自考生,也要建设校园文化
- 2015-07-06教育部要求落实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
- 2015-10-1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 坚决取消阻碍...
- 2015-07-06实行高考统一命题省份逐年扩大 被赞促进公...
- 2016-03-28中考体育分值攀升 学生体质跟上了吗
- 2015-04-01出版人畅论湖北科技期刊发展之路
品牌·权威
教研·专业
课程·特色
师资·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