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主导航>新闻中心> 支持乡村教师,“输血”不如“造血”

支持乡村教师,“输血”不如“造血”

时间:2016/1/6 13:34:30   来源:

让乡村教师“走上去”,而不是仅仅依靠城里的名师“走下来”,并要将全省乡村教师轮训一遍。这样的制度设计便是变“输血”为“造血”。

  自从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来,各地也积极出台相关计划。最近安徽省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的通知》,从编制管理、待遇提高等九方面提出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尤其是提出了实施乡村教师访名校计划,要将全省乡村教师轮训一遍,其中省级培训乡村骨干教师1.8万人。

  纵观以往对乡村教师的支持,多是一种“输血”思路。因为早期是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加上从2001年起实施的“撤点并校”政策,大量乡村学生涌入条件更好的城市学校,大量乡村优秀教师也通过考试选拔等方式进城,这对于乡村教育好比是一种“抽血”行为。为此,各地对于乡村教师的支持多采取帮扶性的“输血”思路。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农村教师对口支援和各类支教计划等,可称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1.0版”。这些支持计划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乡村与城市的师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越来越大。这种思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对乡村教师的支持,上升为还一个职业应有的认可和尊严这个高度来做。乡村教师所拥有的,应是一份和城市教师一样的社会职业,无论是待遇保障还是专业成长,都理应受到来自制度的系统保障。

  其后各地又纷纷出台一些新政策,比如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可称得上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版”。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突破了以往对口支援式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局限,是一大进步,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有研究表明,此类政策“计划色彩”较浓,城市教师很多只是迫于制度要求,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可能出现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空转的局面。另外,此类做法也会给城市教师带来职业发展困扰。比如很多省市都规定“新招教师须先到乡村任教不得低于2年”,以行政手段调节师资配置,从数量上暂时填补农村教师的短缺,好处当然很明显,但也有明显弊端。笔者在上海等地调研时就得到反馈,认为毫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一上岗就到乡村任教,接触的是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可能将耽误其职业生涯发展;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既误了乡下,又误了城里”。

  以往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都难以摆脱“输血”思路。而在笔者看来,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一定要从“输血”思路转变为“造血”思路。新一轮乡村教师计划的制度设计,首先应当立足于培养本土教师。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也专门提出了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思路,为各地研究并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定下重要基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本土化是保持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的有效办法。无论是支教还是轮岗制度的教师,多是匆匆过客,甚少会在乡村扎根;而本土教师在地域架构、文化背景、血缘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皆根植于当地,更有可能扎根家乡服务教育。此次安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将实施定向本土化培养教师制度作为重点,着力为乡村学校补充新鲜师资,并通过稳定编制和提高待遇来以解决乡村教师短缺和留不住的问题,便是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思路的实践。

  新一轮乡村教师计划的制度设计,应当还乡村教师职业尊严,关注其专业成长。以往“输血”思路的乡村教师帮扶计划,更多集中在物质层面,而对其专业成长关注甚少。而事实上,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拥有和城市教师平等对话的基础,是其具有职业尊严和安教乐业的保障。而对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和举措,也成为此次安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一大亮点,比如实施乡村教师访名校计划,让乡村教师“走上去”,而不是仅仅依靠城里的名师“走下来”,并要将全省乡村教师轮训一遍。这样的制度设计便是变“输血”为“造血”,期待能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